山東濟南市花/市樹/市鳥/吉祥動物(2)
拾荒人
濟南市市鳥-白鷺
2008年11月9日,白鷺和金牛分別被確定為濟南市的市鳥和吉祥動物。
濟南是著名的泉城,市鳥當以水鳥為宜,白鷺在濟南極為常見,詩詞中也多有提及,適宜在泉城生長;白鷺體態(tài)輕盈修長,是環(huán)境質量的標志,高雅的象征?!敖鹋!比⌒斡邳S牛,是基于濟南民間有關金牛及金牛山的傳說;另外,金牛象征著財富——“牛市”,且寓意質樸敦厚,具有腳踏實地、勤勉奉獻、堅韌不拔、一往無前等精神,體現(xiàn)了“誠信、創(chuàng)新、和諧”的濟南城市精神,適合作為濟南的吉祥動物。
白鷺屬包括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和巖鷺5種鷺類,白鷺天生麗質,身體修長苗條。它有很細而長的頸和腿,嘴也很長且尖銳似矛狀,有3長的特點,即嘴長、頸長、腿長。它全身披著潔白如雪的羽毛,猶如一位高貴的白雪公主。繁殖季節(jié)白鷺變得更加美麗動人,這時在枕部著生兩條狹長而柔軟的飄帶狀的矛狀羽,形如雙辮,肩和胸也著生蓑羽。冬季蓑羽全部脫落,依然玉體潔白無瑕。
白鷺眼睛金黃色,臉的裸露部分黃綠色;嘴黑色,脛和腳亦黑色;趾呈黃綠色。常曲縮一腳于腹下,僅以一腳“金雞獨立”。白天覓食(夜鷺多為夜間覓食),喜食小魚、蝦、蛙及昆蟲和蝸牛等。繁殖時期成大群,常與其他鷺鳥營巢在一起。雌雄均參與營巢,次年常到舊巢處重新修補使用。卵藍綠色似寶石,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為23天左右。
濟南地區(qū)的鷺類主要有白鷺、夜鷺、池鷺、牛背鷺等,它們喜歡集群營巢,遠距離定向覓食,很有規(guī)律。在濟南濟微路青龍山的柏樹林中、珍珠泉內高大的法桐上、遙墻鎮(zhèn)小清河岸邊和大明湖畔的楊、柳樹上都有鷺類的營巢基地。它們取食于濟南北部水域和水田(稻田和藕池)中。
在濟南,3至10月間到北郊濕地或水田中,常可觀賞到白鷺翩翩起舞和“金雞獨立”的靚麗倩影;3至7月在鷺鳥的繁殖基地可以欣賞鷺鳥的壯觀和頑強的生命樂章!
濟南市吉祥動物——金牛
金牛的傳說
其中的一個版本是:說在千佛山麓住著一戶人家,這家的孩子一天在山間發(fā)現(xiàn)了一個山洞,進去一看,見有一只金牛在金磨上磨金豆子。孩子從地上撿了幾粒,拿回家去。哥哥嫂子問明原委,便想:何必去撿豆粒,如能把金牛和金磨弄回家,豈不更好?于是二人便去洞內牽牛。金牛受到驚嚇,一躍而去,洞門也隨即關閉,夫妻二人卻被關在洞內。這條金牛離開千佛山后,一直向西北方向逃去,在濟南西北5公里多的太平河畔停了下來,另在山間找個洞住下。這里既然有金牛居住,所以后來人們便把這座山稱為金牛山。1959年10月,在此興建金牛公園,1960年5月1日公園正式開放,1989年9月8日改稱為濟南動物園,1995年被國家建設部命名為“全國十佳動物園”。
市花、市樹、市鳥是城市的一道名片,金牛的傳說也成為濟南的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希望朋友們愛護有形的荷花、柳樹、白鷺,傳承無形的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