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望果節(jié)(5)
利云子
望果節(jié)來源
相傳早在公元5世紀末,藏王布德貢堅為確保糧食豐收向本教教主請教。教主施旨,讓農民繞田轉圈,由手捧香爐、高舉幡桿的人作前導,由高舉纏繞哈達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領路,領著持青稞穗或麥穗的本村鄉(xiāng)民繞地頭數(shù)圈后,把各種谷穗插在糧倉和神龕上,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屆時,身穿各色藏袍、腰系彩綢帶的藏胞打著彩旗,畢恭畢敬地抬著青稞穗、麥穗扎成的豐收塔,塔上系著潔白的哈達,敲鑼打鼓,帶著美好的祝愿,唱著頌歌,繞地頭轉圈,祈求豐收。然后吃豐盛的野餐。
節(jié)日一過,緊張的秋收勞作也就正式開始了。歡度祈盼豐收的“望果節(jié)”,是辛勞了大半年后藏區(qū)農耕者們的最大喜悅。藏語“望果節(jié)”中的“望”,意為“田地”,“果”為“轉圓圈”,“望果節(jié)”即:圍繞豐收田野的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