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書(2)
韶華
1958年,合肥市曲藝團成立,有30多名藝人,其中就有說大鼓書的,大鼓藝人甘福華還擔任副團長。1969年1月,該團下遷長豐縣,后改為文工團,原有專業(yè)曲藝演員紛紛改行、轉業(yè),有的還被處理遣送回原籍,大鼓書藝人也不見蹤影。
一直到1978年,合肥市曲藝團由長豐縣遷回合肥重組發(fā)展。當時,大鼓書重回劇場,鼎盛時期,設有九獅橋第一曲藝場(內有5個書場)、北門鋼廠書場、銅陵路書場、三孝口光明曲藝場、解放電影院閱覽室(借用)書場等,大鼓書是最受歡迎的。
當年安徽省舉辦第一屆曲藝會演,有不少鼓書藝人參加演出。如安慶鼓書藝人何秀卿說唱《程老漢不要補助金》,獲演出獎。霍山縣喻永貴說鼓書《盲人說唱總路線》,獲表演獎。劉應才創(chuàng)作的《婆媳倆》,獲節(jié)目三等獎,表演四等獎。馬鞍山市鼓書藝人楊世山的《醉打蔣門神》,獲表演獎。
大鼓書曾經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曲藝表演形式,但其濃重的地方口音也制約了它的傳播,看不懂、聽不懂是其最大障礙。并且隨著可供選擇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大鼓書已不再是人們茶余飯后、逢年過節(jié)唯一的娛樂選擇。
但愿這個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可以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