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jié)氣 立冬食補與習俗
憶楓郎
立冬,中國24節(jié)氣之一,入冬的象征。很多人認為立冬是冬天的開始,其實立冬是入冬的啟迪,距離真正的入冬還有大約15天左右。
史話立冬
冬,四季之末,屬萬物收藏之時,古時候中國人很重視立冬這個節(jié)氣。豐收之季已過,萬物收藏入庫,人們會在這個時節(jié)摘取優(yōu)異果實祭祀上蒼與祖先,感恩他們賜福人間,并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帝王往往率文武群臣祭祀上天,以求感動上蒼賜福天下。而全國各地更有"十月朔"、"秦歲首"、"寒衣節(jié)"、"豐收節(jié)"等習俗活動喜迎冬節(jié)。
立冬食補與風水
冬乃天地閉藏之時,陰盛陽衰,在冬季大家要謹記少食生冷食品,這不但有害健康更使自我五行失衡,導致運勢不暢,疾病纏身。在此期間,宜食用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另外可適當吃些羊肉來補充熱量。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增加人體所需的能量,來抵御冬天的嚴寒。同樣,補充五行的火,來中合金水。
1、吃餃子
在我國的北方地區(qū),一般在立冬之時會全家團聚吃餃子。因為餃子來自“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jié)之交,所以“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F(xiàn)在,人們已經(jīng)逐漸恢復了這一古老習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樣的餃子成為餐桌上的必備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