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要承擔哪些民事責任
舊夢
校園暴力在各大學校都普遍存在著,那么校園暴力要承擔哪些民事責任呢?下面吱客安全網為你解答。
校園暴力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學生每天都處于緊張的回避、逃避、躲避狀態(tài),學習精力分散,學習效率自然下降。那么校園暴力要承擔哪些民事責任呢?接下來請大家來吱客網尋找答案吧。
校園暴力要承擔哪些民事責任?小編總結如下:
校園暴力應該承擔刑事責任,除此之外,還應該承擔民事責任。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依法應負損害賠償責任。由侵權行為引發(fā)的損害賠償稱為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旨在保護受害人的身體財產不受不法侵害。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guī)定當九種人格權力遭受不法侵害時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這九種人格權是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被害人因侵權行為致死,其家屬因此在精神上受到極大的打擊,可以依法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要求支付撫慰金。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行為人因過失或故意不法侵害他人身體,致使被害人殘疾或死亡,根據(jù)我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的相關規(guī)定,至被害人殘疾的應當賠償被害人醫(yī)療費、傷殘生活補助費 至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
如果導致校園暴力的被害人死亡,就死亡本身來說并無損害賠償請求權,因為被害人已經死亡,權利能力因而隨之消滅,因此被害人的監(jiān)護人或近親屬不能以被害人如果尚在人世時可以得到的利益為借口,請求施害人賠償。
校園暴力的學校責任僅僅以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來界定學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忽略了學生是未成年人這一重要事實。未成年人行為能力不健全,在校學習學校當然應該承擔監(jiān)護責任。從法理的角度考慮,雖然父母是監(jiān)護人,但父母把孩子送到全日制寄宿學校,就沒有辦法對孩子實施監(jiān)護,監(jiān)護權實際上轉移到學校。不管學校是寄宿學校還是非寄宿學校,學校對學生的監(jiān)護責任都是不容置疑的。
校園暴力事件不斷發(fā)生,希望有關部門加強防范。好了,這期的人身傷害維權小知識我們就學到這里吧,下期講座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不同年齡人群常見的人為傷害有哪些,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