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桑斯安斯的風車節(jié)
韶陽
人們常把荷蘭稱為“風車之國”,風車在荷蘭出現(xiàn)主要取決于荷蘭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荷蘭人對動力的迫切需求。荷蘭人對風車有著深厚的感情,他們視風車為國家的“功臣”和國寶,把風車看成民族和國家的象征。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荷蘭的風車節(jié),這一天全荷蘭的風車一齊轉動,舉國歡慶。屆時,到處都是風車或風車的圖案飾物。商店擺滿了造型精致、五彩繽紛的風車工藝品,店門懸掛的也是風車。
桑斯安斯風車村距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約15公里,早晨風車村被薄霧籠罩著,秀麗恬靜,遠遠望去古老而碩大的風車儼然就是這里的主角。其實桑斯安斯村就是一座博物館,這里有著充滿荷蘭風情的特色小屋、有著象征荷蘭民族的古老風車,還有制作荷蘭木鞋的作坊、乳酪作坊以及船塢等,全面展示了荷蘭民族的傳統(tǒng)生活方式。桑斯安斯村也是荷蘭旅游的一處游覽勝地,大多旅行者都會前往觀光。
桑斯安斯風車村,位于贊丹(Zaandam),依贊河而建,完美還原了17-18世紀的生活場景,展示了荷蘭最具特色的鄉(xiāng)村風情。
在阿姆斯特丹,你看到的是一個絕對自由與多元的世界,而在鄉(xiāng)村,則是他們的靈魂所在,在距離阿姆只有2公里不到的桑斯安斯村(荷蘭風車村),你將會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這里,你看到的是恬靜的鄉(xiāng)村風情,是童話般美麗的風車世界,是古樸典雅的民居木屋。在入口,遠遠的就可以看到美麗的風車。在17世紀,經(jīng)濟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風車曾經(jīng)為荷蘭的鼎盛提供了強大的源動力,因此成了荷蘭的象征之一。
該村建于1574年,最初用來阻擋西班牙軍隊的進攻。1961年至1974年,許多原贊丹鎮(zhèn)的老建筑被搬運到桑斯安斯進行重建,原有的工廠重開,其后許多新的建筑也相繼出現(xiàn)。從1574年開始,桑斯安斯一直保持著圣靈降臨節(jié)的傳統(tǒng)。
今天在桑斯安斯風車村,仍然完好保留著5座大風車,當年分別用于鋸木、榨油料、磨染料、磨芥末粉和提水,其中的三座不定期的對外開放,游人可以進入風車內(nèi),參觀復原當年工人們工作的場面,風車山莊內(nèi)還有奶酪制作廠,木鞋制作廠,面包房,白蠟制造廠和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雜貨店,游人們可以現(xiàn)場欣賞妙趣橫生的奶酪和木鞋的制作過程。桑斯安斯風車不只剩下博物館和展示中心,今天仍然有人在此長期居住,在村內(nèi)也可以看到羊群和各種寵物。這里真實生動地描繪了17、18世紀的荷蘭人生活的一幅畫卷。
木鞋工廠,奶酪作坊,風車,農(nóng)莊,運河,風車村里有最原生態(tài)的荷蘭。綠色的小房子沿河而建,木鞋工廠散落其間,隨意進入一家,可以得知制作木鞋的整個工序和發(fā)展歷程。
風車最早先的作用是幫助農(nóng)人排水和碾米磨面,所以現(xiàn)代人還是愿意把它視為農(nóng)耕社會的標志。加上大片綠油油的草場和那些可愛的奶牛與家禽,印襯著遠處油漆鮮亮的農(nóng)舍,讓人覺得仿佛是置身于幾百年前的鄉(xiāng)間。第一眼看到風車村,簡直覺得來到了一個童話世界。那份鄉(xiāng)村景色,那份田園風光,所產(chǎn)生的夢幻感讓我們覺得喘不過氣來。
風車村內(nèi)還有各種博物館,找一家美食博物館,點一份熱乎乎剛出爐的糕點,坐在擺滿了舊物件的小屋里慢慢享受,仿佛穿越到了中世紀的歐洲。
紙杯、紙袋包裝、古樸的桌椅,氤氳的燭光、一切仿佛是一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