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爾三杰(5)
主道殺神
相同的結局
察哈爾三杰走上社會大舞臺的時候,正值北洋政府掛著五族共和的騙人招牌,一方面優(yōu)待王公貴族,一方面壓迫平民百姓,承襲滿清王朝的愚民政策,吮吸蒙古人民血汗。內(nèi)蒙古的王公貴族、總管參領等特權階層勾結商業(yè)高利貸資本家,謀取私利,出賣民族利益。反動統(tǒng)治集團相互勾結,從內(nèi)地動員大量貧民到內(nèi)蒙古各地墾荒,侵占牧民賴以生存的唯一條件—牧場。他們通過“放地”撈取錢財,從墾荒者手中收取稅賦。如此種種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強烈不滿,特別是瀕臨破產(chǎn)的蒙古族人民(包括開明上層人士)更加痛恨不已。蘇聯(lián)十月革命的勝利和蒙古人民共和國革命的成功,使內(nèi)蒙古人民認識到:只有拿起反抗壓迫和剝削的武器,同階級敵人斗爭,才是唯一的出路。特別是五四運動的爆發(fā),更加激勵了青年學生們的革命熱情。紀松齡、寶音巴特爾、孟克杰爾格勒三人,自覺地踏上了時代的列車,奮不顧身地投入了革命的洪流。
革命的道路是不平坦的。1927年春。反動軍閥張作霖與蔣介石遙相呼應,在張家口大肆搜捕革命黨人,寶音巴特爾不幸被捕。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他沒有低頭,更沒有出賣革命。他的摯友紀松齡和孟克杰爾格勒,為了營救他,自籌銀兩,買通張家口都統(tǒng)衙門,又說服時任正紅旗總管的富化亭,并由副總管出面擔保,救出了奄奄一息的寶音巴特爾。30年代末期,蒙古人民共和國仿照蘇聯(lián)進行肅反。在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內(nèi)蒙古人民革命黨黨員,幾乎被一網(wǎng)打盡,蒙方誣陷這些人是日本特務或顛覆分子,寶音巴特爾就是在這場風波中失去生命的。孟克杰爾格勒同志那時也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是他妻兄先期得到消息,把他偷偷送出國境才免遭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