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傳統(tǒng)的“噶爾恰欽”節(jié)
菁英醬
“噶爾恰欽”節(jié)是阿里地區(qū)以賽馬為主要活動內容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相傳這個節(jié)日始于公元1683年。當年,為了幾年在阿里與拉達克戰(zhàn)爭中取得的整理,為了頌揚智勇雙全的藏族將軍甘丹才讓拜桑布的輝煌功績,在噶爾雅薩(意為執(zhí)政官員噶爾本的夏居地)舉行了隆重的慶功大會,舉行了傳統(tǒng)的賽馬等活動。以后變形成定制,每年藏歷八月初一至十五舉行為期5天的“恰欽”(定例)盛會。
節(jié)日活動從藏歷七月開始準備。由于阿里地廣人稀,噶爾本官府于七月一日便向各宗(縣)、各本(鄉(xiāng))頭人送達通知,令其挑選騎手、訓練馬匹以及準備盛會上表演的“鮮舞”。
藏歷八月初八日,全體參賽者到噶爾雅薩報道,九日,有關人員檢查及核對馬匹、騎士、配備的表演工具等。十日聚會、試賽、熟悉賽程路況后,在參賽馬頸上蓋官府印章。十一日上午,騎馬比賽在及其隆重、熱烈的氣氛中舉行。首先是大步疾馳式比賽。當東方剛出現魚肚白,參加比賽的騎手們便立刻起身,為自己的賽馬進行精心打扮,即用各種彩布把馬鬢編織得筆直挺立,雙耳間的長毛捆扎成一結,好似一彩棒插在腦門上,馬尾巴也用各種彩布捆扎而成,宛若一根彎曲的敲敲槌。在馬背上只蓋一塊薄墊,用肚帶系好,還用粘性極強的紅土在馬后腿印上“雍仲”或“六字真言”等,并給賽馬喂一些新鮮牛奶、茶水或最潔凈的泉水。
騎手們頭戴錐形帽,身著無左袖衣。據傳,這是當年甘丹才讓拜桑布被敵軍圍困,盡力沖出時,敵軍把他的帽子射飛了,他便立刻撕掉左袖,在頭上盤纏成錐形帽子,以后,阿里人們?yōu)榱思o念他的勇猛和智謀,這一奇特的裝扮法一直沿襲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