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民間占候年成天氣的習俗
云水禪心
莆仙民間占候年成天氣的習俗
1、占候年成豐歉
人們以正月初九天氣的好壞,卜當年早稻秧苗的生長情況。這一天晴好,預示早秧生長不好,這一天寒冷或陰雨,則早秧會好。諺云:“初九寒,早秧旺沙沙(很旺盛)”。又“初九好,早秧無所討。初九壞,早秧無所埋。”
民間認為春天宜旱,旱則預兆好年成。諺語說:“春旱起粟廒(谷倉)”。
根據五月十九那天的天氣來判斷當年地瓜的豐歉。如果那天打雷,預示當年地瓜豐收。諺云:“五月十九雷,紅薯厄大土槌。”土槌是用于敲碎土塊的農具。
夏至日刮北風,預示早稻順利登場。諺語說:“北風送夏至,早粟無代志(事情)?!蹦菚r水稻已經成熟,最怕陰雨連綿或澇災,無法收割。
立秋這天打雷對農業(yè)生產不利,預兆歉收?!袄着那铮即死滏ぁ?倒豎)。”
冬至日宜晴,晴天則預示當年糧食收成好。諺云:“冬至靜,五谷平?!?/p>
除夕夜,人們在圍爐守歲時,忘不了到戶外看看天。當地有看星星占卜黃豆豐歉的習俗。除夕夜星漢燦爛,主黃豆豐收;若云遮霧障,寥若晨星,則黃豆歉收。上半夜卜明年早季的黃豆,下半夜卜晚季豆(九月烏)。
2、占候天氣變化及旱澇
第一聲春雷響起的時間,可用于占卜天氣。諺云:“雷騰驚蟄前,四十九日不見天?!斌@蟄前就打雷,陰雨將持續(xù)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由于春雷比常年提前響起,說明當時暖空氣比較活躍,與冷空氣交鋒的機會較多,就容易下雨。另一條諺語說:“雷響未驚蟄,雨落四十日?!?/p>
如果立夏這一天不刮風,則以后一段時間內雨水較多。諺云:“交夏無風,四十日田缺伓使關?!碧锢锱潘男∪笨诓挥藐P,就是水多,需要排出。
芒種這一天晴,預示接下去會下雨,這一天下雨,接下去會晴。諺語:“芒種靜,水流坑;芒種雨,日曝(嗮)路。”
夏至對于占候很關鍵。人們認為這一天刮北風主多雨。諺云:“夏至北風教當當(稀溜溜)。” 同樣,大暑前北風也不好,“大暑前北風,教當當(稀溜溜)”,此后雨多。又“大暑前北風如毒藥(早稻會受澇)”。
當地以一年中首次臺風來襲的時間預測當年臺風的多寡。臺風一般在七至九月份襲擊莆田,若早在六月份來襲,則這一年會有較多的臺風。諺云:“六月風颱生九子?!?/p>
大暑日宜熱。如果沒有發(fā)(熱)透,其后一段時間天氣不正常,悶熱。所以那天人們要吃米糟,取“發(fā)透”之意。
莆仙地區(qū)夏天天氣變化激烈,經常下雷陣雨。民間以閃電在天空中的方位測雨。東邊打閃,三天內有雨。西閃,不會下。南閃,北風動(沒雨)。天中閃,雨馬上到,抱孩子的婦女躲都來不及。諺語說:“東示,三日內。西示,無連視(不理它)。南示,北動。天中示,抱仔走院寺。”
夏秋夜晴空,若有烏云進入銀河,預示其后會有多場雷陣雨。諺云:“烏云入河溪,西北十八個。”
民間還以冬至那天的雨或晴來占卜春節(jié)的天氣。諺語說:“冬至紅,做歲耽(濕)。冬至耽,做歲紅?!奔炊寥仗鞖馇绾茫汗?jié)就會是雨天。春節(jié)人們要出去游春(春游),需要好天氣。
冬天天氣轉暖屬異常,預示會下雨。諺語說:“一日南風,三日關門?!蹦巷L即天氣暖和。又“春雨寒,冬雨暖?!?/p>
民間認為,農歷十二月初三那天天晴,則會一直晴到當月十八日,十八晴,會維持到春節(jié)。諺云:“初三十八靜。”
日暈主雨。月暈主熱。諺語說:“日生耳,雨落三日內?!薄霸庐嫞沾??!?/p>
彩虹出現位置的高或低預示不同的氣候。虹在高處,主風,在低處,主雨。諺云:“高風低雨。”
刮臺風時,人們以什么時候下雨,估計臺風的威力。雨先到,風的影響較小。風先到,風的影響大,甚至“干炒”,光刮風,不下雨。那樣損失更大。
人們以春牛圖上牧童(芒神)是否穿鞋,占卜一年中雨水的豐歉。如果牧童穿鞋,預示那一年雨水少;赤腳,雨水多。如果他褲管挽得高,則可能發(fā)大水。
動物表現反常也可用于預測短期天氣。如蚯蚓滾沙,大群有翅白螞蟻飛來并聚集,樹洞中一種叫戶角的青蛙叫,都是短期內大雨的征兆。
其中一些占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科學道理。